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何预防低血压

注册营养师芳芳
2023-05-19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 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 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效果。


血透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血透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类为无法避免的因素、合并症因素及可控制的因素三个方面。


(1) 无法避免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龄等。一般来讲,随着年龄与透析龄的增长,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随之升高。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透析中低血压。


(2) 合并症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病变等。有文献报道,2193例患者的6579次透析治疗过程中,20.3%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过至少一次的透析中低血压发作而非糖尿病患者仅有14.9%。


(3)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低白蛋白血症、高磷血症、严重贫血、透析前已存在的低血压或高血压、使用降压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透析中进食等。一项纳入了39497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23.5%的群体透析中低血压的相对风险增高。而在高磷血症的患者中,透析中低血压的相对发生率会提高近26%。


患者在血透中如何预防低血压

1、建议透析当日不服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限制透析中进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可尝试使用左卡尼丁等药物。


      许多心血管药物均会影响心肌收缩性、血管紧张度,因此对于易发透析中千氐血压的人群,在使用时要加以注意。欧洲血液净化最佳实践指南建议,对透析中低血压易发人群透析前慎用抗高血压药物。


      透析中饮食会导致胃肠道充血,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因此多数临床建议控制患者透析中进食。


      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低白蛋白血症、高磷血症和严重贫血都会影响患者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所以患者应该积极改善上述营养不良状态,高磷患者必要时服用降磷药物。


       左卡尼汀被认为可以改善脂质代谢、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建议可用于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但目前证据尚待大规模试验进一步证实。现在常见用法是针对好发透析中低血压人群,每次透析后或透析中使用左卡尼汀10-20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5-10 ml静脉注射。


2、控制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长,应以控制钠摄入为先,推荐每日盐摄入3g,每次超滤量不超过体重3%;推荐至少每月评估1次患者干体重。


       国际血液净化患者管理模式和患者预后研究(DOPPS )证实了透析间期水分摄入及钠摄入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关系。DOPPS研究表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25.7%与增加2.5%~3.99%组比,死亡风险上升到1.23倍。患者透析间期水分及钠摄入的控制,过多的水分和钠的摄入都会导致体内容量增加,以致下次透析超滤目标增加,从而增加透析中低血压的风险。同时,长期液体积聚导致了血压升高以及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变化,其增加了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概率。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掌握控水控盐小技巧,比如天气热的时候含冰块缓解口渴,冰块融化后吐出水;使用有刻度线的饮水杯,并严格按照要求控水;不喝含水量大的汤水、粥、糖水等;使用限盐勺,不吃咸菜咸肉,用葱姜蒜醋调味减少放盐量等等。


      患者干体重的准确评估成为透析中低血压的重要决定因素。KDOQI建议每次透析后均应做系统的干体重评估。干体重未达标的原因包括摄入水分过多、季节变化、透析不充分、营养状态、衣服的影响、大小便、是否进食等因素。


       加强和重视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防治,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版)


分享
写评论...